高性能速凝沥青冷补料
发布时间:2025-09-15
人气:
分类:[行业新闻]
变量名不存在
传统道路修补面临的三大痛点
- 施工效率低下:热拌沥青需要长时间加热搅拌,遇到紧急抢修时往往延误最佳修补时机
- 环境制约明显:雨季或低温条件下(5℃以下),传统材料难以保证粘结强度和耐久性
- 交通影响严重:常规工艺需要封闭交通4-6小时,造成高峰期道路拥堵
高性能速凝沥青冷补料的技术突破
该材料通过改性沥青与特种添加剂的复合配方实现:
- 即时固化:接触空气后30分钟形成初期强度,2小时可开放交通
- 全天候施工:-20℃至50℃环境均可正常作业,雨天照常施工不影响粘结力
- 自密实特性:无需碾压设备,人工摊铺即可达到95%以上密实度
典型应用场景与效果验证
市政道路应急抢修
- 处理井盖周边下沉(深度≤5cm)单点修补时效提升80%
- 解决检查井”黑眼圈”问题,修补后轮迹带无二次破损
高速公路养护
- 车辙填补(深度3-8cm)后通车6个月未出现脱落现象
- 桥梁伸缩缝周边修补实现与原路面无缝衔接
特殊环境施工
- 高寒地区(东北、西北)冬季修补存活率达92%
- 南方多雨省份雨季抢修成功率提升至85%以上
材料性能关键指标对比
检测项目 |
传统冷补料 |
高性能速凝型 |
初始强度形成 |
≥24小时 |
≤2小时 |
适用温度范围 |
0-40℃ |
-20-50℃ |
浸水剥离率 |
≤15% |
≤5% |
轮碾试验次数 |
500次 |
3000次 |
注:数据来源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检测报告
施工工艺优化要点
- 基面处理:需彻底清除松散颗粒和积水,建议使用高压空气吹扫
- 填料控制:修补深度超过5cm时应分层填筑,每层压实厚度3-5cm
- 接缝处理:边缘部位建议涂刷专用界面剂提升粘结性能
- 开放交通:重载车道建议延长养护时间至4小时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