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组分聚脲施工过程中常遇到三大典型问题:
- 基层处理不当导致涂层起泡脱落
- 环境温湿度失控影响固化效果
- 施工手法不规范造成厚度不均
这些问题往往源于对材料特性的不了解。单组分聚脲作为湿固化材料,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形成弹性膜,其施工窗口期短、固化速度快的特点,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掌握精准的操作方法。
混凝土基面含水率需≤8%,采用喷砂处理达到Sa2.5级标准。金属表面需进行除锈处理,粗糙度控制在40-70μm范围内。特别注意阴阳角、管根等细部节点的预处理。
施工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-35℃之间,相对湿度≤85%。低温环境下需采用热风机提升基面温度,雨季施工应搭建防雨棚。
开封后需用电动搅拌器以400-600r/min搅拌3-5分钟,搅拌过程应避免引入气泡。静置消泡2分钟后即可使用,活化期通常为4-6小时(25℃条件下)。
防水工程通常要求1.5-2.0mm干膜厚度,分2-3次施工完成。每道施工后采用湿膜测厚仪检测,允许偏差±0.1mm。
表干时间约2-4小时(25℃),完全固化需7天。固化期间应避免水浸、重物冲击,保持通风良好。
处理女儿墙、天沟等细部时,应先做500mm宽附加层。大面施工宜采用”先远后近、先高后低”的退涂法,接茬处搭接宽度≥100mm。
混凝土结构裂缝处需预先采用弹性密封胶处理,变形缝应设置增强层。阴阳角部位做成圆弧过渡,半径不小于50mm。
混凝土基面强度需≥C25,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间隙≤3mm。大面积施工时应设置伸缩缝,涂层系统通常设计为”底涂+中涂+面涂”结构。
重点处理池壁与池底交接处,采用”一布三涂”工艺。最后一道面涂施工时应保证环境清洁,避免灰尘污染影响表面质量。
问题1:涂层出现针孔
原因分析:基面有孔隙或搅拌混入空气
解决方案:立即用刮刀压实缺陷部位,表干后补涂配套材料
问题2:局部不固化
原因分析:低温高湿环境或材料过期
解决方案:清除未固化部分,环境达标后重新施工
问题3:涂层间剥离
原因分析:层间间隔时间过长或污染
解决方案:打磨界面后涂刷层间处理剂,再施工后续涂层
掌握这些单组分聚脲施工技术要点,可有效避免90%以上的施工质量问题。建议施工前进行小样测试,确认材料与基面的适配性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1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:销售全国 备案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