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咨询热线

18839788192

核电站环氧腻子施工工艺
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核电站环氧腻子施工工艺

发布时间:2025-09-15 人气: 分类:[行业新闻]
变量名不存在

环氧腻子施工工艺在核电站面临的三大核心难题

核电站环氧腻子施工工艺长期面临特殊环境下的技术挑战:

1. 辐射环境适应性不足:普通环氧材料在γ射线照射下易出现粉化、开裂

2. 基面处理标准严苛:混凝土基面含水率需控制在6%以下,平整度偏差≤2mm/2m

3. 施工窗口期紧张:必须在机组大修期间完成,通常仅有72小时有效作业时间

专业环氧腻子施工工艺的关键解决方案

材料配方优化技术

采用双酚F型环氧树脂搭配甲基四氢苯酐固化体系,使材料具备:

- 耐辐照性能提升300%(可达10^6Gy)

- 工作温度范围扩展至-30℃~150℃

- 固化时间缩短至4小时(25℃环境)

标准化施工流程控制

  1. 基面处理阶段

    • 喷砂处理达到Sa2.5级标准
    • 真空除尘后表面残留物≤50mg/m²
  2. 材料制备阶段

    • 严格按A:B=4:1重量比配比
    • 搅拌时间控制在3-5分钟(转速400rpm)
  3. 批刮施工阶段

    • 单层厚度控制在0.8-1.2mm
    • 层间间隔时间≥6小时

核电站环氧腻子典型应用场景与技术指标

应用部位 技术参数要求 验收标准
安全壳内壁 抗压强度≥85MPa GB/T 50728-2011
乏燃料水池 耐辐照≥5×10^5Gy EJ/T 1116-2000
电气设备基础 体积电阻率≥1×10^13Ω·cm DL/T 5190.5-2019

特殊环境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

  1. 高湿度环境应对

    • 采用湿气固化型改性环氧体系
    • 施工时环境相对湿度需≤75%
  2. 低温固化方案

    • 添加胺类促进剂(用量0.5-1.2%)
    • 基材温度维持10℃以上
  3. 异形部位处理

    • 阴阳角采用R≥5mm圆弧过渡
    • 管道根部加强层厚度≥2mm

常见施工缺陷及预防措施

气泡问题

- 成因:搅拌引入空气/基面孔隙未封闭

- 解决方案:

1. 使用消泡剂(添加量0.3-0.8%)

2. 采用锯齿镘刀排气施工

层间剥离

- 成因:表面污染/间隔时间过长

- 处理流程:

1. 打磨至露出新鲜断面

2. 丙酮清洗后涂刷界面剂

3. 在窗口期内(4-8小时)复涂

推荐资讯

188397881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