氯离子渗透导致钢筋锈蚀
沿海地区及化工厂房的混凝土结构长期暴露在盐雾环境中,氯离子渗透深度可达50mm/年,引发钢筋体积膨胀(2-5倍),最终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剥落。
冻融循环造成的结构损伤
北方寒冷地区每年经历30-50次冻融循环,水分渗透结冰产生10%体积膨胀,使混凝土表面产生鳞片状剥落,抗压强度损失最高达40%。
酸雨化学腐蚀加速老化
工业区混凝土在pH<4.5的酸雨作用下,表层Ca(OH)₂被溶解,中性化深度每年增加1-2mm,20年服役期结构承载力下降25-30%。
通过气相渗透法在混凝土毛细孔壁形成疏水层:
- 活性硅烷单体渗透深度达4-7mm
- 与基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Si-O-Si键
- 接触角>105°形成”荷叶效应”
- 透气率保持85%以上不影响水汽扩散
实验数据表明:经处理后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95%,300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<0.01g/cm²,10%硫酸溶液浸泡30天腐蚀深度<0.5mm。
应用场景 | 传统防护方式 | 硅烷浸渍方案 | 寿命提升 |
---|---|---|---|
跨海大桥桥墩 | 环氧涂层(5-8年) | 小分子硅烷(15+年) | 200% |
地下综合管廊 | 聚氨酯防水(6年) | 双重浸渍(20年) | 233% |
化工车间地面 | 玻璃钢衬里(7年) | 硅烷+氟碳(18年) | 157% |
基面处理标准
混凝土龄期需>28天,含水率≤6%,表面强度≥C25,采用30MPa高压水枪去除浮浆层。
渗透深度检测
使用染料指示法或断面含水率测试,要求平均渗透深度≥3mm,关键部位需达到5mm。
环境控制参数
施工温度5-35℃,相对湿度<85%,雨天施工后需保证48小时养护期。
问题1:立面施工流挂
采用触变型膏状硅烷,垂直面一次涂布厚度可达1.2mm,无溶剂配方确保0流挂。
问题2:旧基材渗透不良
先使用pH=2的酸蚀剂打开毛细孔道,再采用真空辅助浸渍工艺,渗透率提升60%。
问题3:接缝处防护薄弱
设计”三涂一布”加强方案:底涂+无纺布增强层+中涂+面涂,变形能力达5mm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1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:销售全国 备案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