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氧胶泥施工方式
发布时间:2025-09-15
人气:
分类:[行业新闻]
变量名不存在
环氧胶泥施工方式面临的三大痛点
在建筑修补和工业地坪领域,环氧胶泥施工方式不当常导致以下问题:
- 基层处理不彻底:表面油污、浮灰未清除干净,造成胶泥与基层粘结力不足
- 配比控制不精准:A/B组分混合比例偏差超过5%就会影响固化效果
- 环境条件忽视:在温度低于5℃或湿度大于85%时强行施工
这些问题直接表现为空鼓、开裂、脱落等质量缺陷,后期维修成本往往是初次施工的3-5倍。
标准化环氧胶泥施工方式的关键步骤
基层处理阶段
- 混凝土基面需打磨至Sa2.5级清洁度(表面粗糙度40-80μm)
- 裂缝处应开V型槽(宽度≥3mm,深度≥5mm)
- 使用无油压缩空气吹净粉尘
材料配制环节
- 严格按产品说明书控制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比例(常见为4:1或5:1)
- 使用低速搅拌器(300-400rpm)搅拌3-5分钟至颜色均匀
- 搅拌后静置2-3分钟消泡
施工操作要点
施工方法 |
适用场景 |
厚度控制 |
刮涂法 |
小面积修补 |
1-3mm |
镘涂法 |
地坪施工 |
3-5mm |
喷涂法 |
大面积立面 |
0.5-1mm |
特殊场景下的环氧胶泥施工方式优化
潮湿环境施工
- 采用湿固化型环氧胶泥(含水率可放宽至8%)
- 基面温度需高于露点温度3℃以上
- 薄涂多遍(单层厚度≤1mm)
低温环境施工
- 选择低温固化配方(可在-10℃环境施工)
- 材料预热至15-25℃(禁止明火加热)
- 延长层间固化时间至标准条件的1.5倍
动态裂缝处理
- 沿裂缝两侧各扩展50mm施工范围
- 采用弹性环氧胶泥(延伸率≥30%)
- 设置应力缓冲带(宽度≥10mm)
环氧胶泥施工方式的质量验收标准
- 表观检测:表面平整无气泡,色泽均匀无分层
- 粘结强度:拉拔测试≥2.5MPa(混凝土基面)
- 厚度验证:超声波测厚仪检测,允许偏差±10%
- 固化程度:丙酮擦拭测试无溶解现象
专业施工团队通常会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空鼓区域,配合敲击法进行100%全检,确保环氧胶泥施工方式符合工业标准。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