灌注型粘钢胶施工流程
发布时间:2025-09-15
人气:
分类:[行业新闻]
变量名不存在
传统加固施工的三大痛点
- 结构缝隙填充不密实:普通灌浆料易产生气泡空洞,导致钢板与基材粘结强度不足
- 复杂节点处理困难:梁柱交接处、曲面部位等特殊位置难以实现满粘效果
- 固化过程控制难:环境温湿度变化易引起胶体收缩或膨胀,影响最终承载性能
灌注型粘钢胶标准化施工流程
基面处理阶段
- 混凝土基面打磨至露出坚实骨料层,转角处做2mm钝角处理
- 钢板粘结面采用喷砂除锈,清洁度达到Sa2.5级标准
- 使用丙酮擦拭去除油污,保持施工面干燥
封边注胶阶段
- 间距控制:沿钢板边缘设置5-8mm厚封边胶条,间隔50cm预留注胶孔
- 真空检测:采用-0.1MPa负压检测密闭性,保压3分钟压降≤5%为合格
- 低压灌注:注胶压力维持在0.2-0.3MPa,从最低注胶孔开始连续作业
固化养护要点
- 环境温度低于15℃时需采用红外加热,保持72小时恒温养护
- 固化期间禁止振动荷载,48小时内不得进行后续施工
- 采用超声波检测仪进行粘结密实度验收,空鼓率需<3%
典型应用场景解决方案
工业厂房改造
解决行车梁加固时停机时间短的难题,8小时完成单跨梁体粘钢施工
桥梁腹板加固
针对箱梁内部狭窄空间,开发可弯曲注胶管系统,实现360°无死角灌注
历史建筑修复
匹配文物建筑的微扰动要求,采用低温固化配方(5℃可施工)
质量验收关键指标
- 拉拔强度≥3.5MPa(混凝土内聚破坏)
- 剪切强度≥15MPa
- 弹性模量≥1800MPa
- 耐久性通过200次冻融循环测试
注:具体参数需根据《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》GB50367进行专项设计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