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潮湿、盐雾或化学腐蚀环境中极易出现钢筋锈蚀问题,这是困扰建筑行业的普遍难题。钢筋锈蚀不仅会导致混凝土开裂、剥落,更会严重影响结构承载力和耐久性。传统防腐措施如增加保护层厚度或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往往效果有限,特别是在沿海地区、化工厂等高腐蚀环境中。
钢筋阻锈剂施工正是针对这一痛点的有效解决方案。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法,阻锈剂能在钢筋表面形成保护膜,显著延缓腐蚀进程,延长结构使用寿命。但若施工不当,不仅无法发挥预期效果,还可能造成材料浪费和工期延误。
钢筋除锈处理:使用机械钢丝刷或喷砂法彻底清除钢筋表面浮锈,确保露出金属光泽。对于严重锈蚀的钢筋,需采用酸洗或电动工具进行深度处理。
混凝土基面处理:清除表面油污、灰尘及松散颗粒,必要时进行凿毛处理以增强附着力。对于新浇筑混凝土,需待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施工。
环境控制:施工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-35℃之间,相对湿度不超过85%。雨雪天气或基面潮湿时应暂停施工。
材料配制:严格按照产品说明配制阻锈剂,不得随意改变配比。无机类阻锈剂通常需与水按比例稀释,有机类则需充分搅拌均匀。
涂刷工艺:采用滚筒或刷子进行第一遍涂刷,确保完全覆盖钢筋表面。间隔2-4小时后进行第二遍涂刷,方向应与第一遍垂直。
特殊部位处理:对钢筋搭接处、弯钩部位及保护层较薄区域应重点处理,适当增加涂刷遍数。
涂层厚度检测:使用湿膜测厚仪检查,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干膜厚度(通常为100-200μm)。
附着力测试:采用划格法或拉拔法检测涂层与钢筋的粘结强度,应不低于1.5MPa。
连续性检查:目测检查涂层是否连续完整,无漏涂、流挂等缺陷。
涂层起泡:通常因基面潮湿或环境温度过高引起,应确保基面干燥并选择适宜天气施工。
附着力差:多由表面处理不彻底导致,需重新打磨清理钢筋表面。
涂层龟裂:阻锈剂过稠或涂刷过厚造成,应按比例稀释并控制单遍涂膜厚度。
局部锈蚀:漏涂或涂层破损所致,应及时修补并扩大处理范围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1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:销售全国 备案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