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高温导致普通填缝材料软化流淌,冬季低温又易脆裂脱落——这是公路养护人员最头疼的裂缝修补难题。传统沥青在持续40℃以上环境就会失去粘结力,而频繁的修补作业不仅影响交通,更大幅增加养护成本。
裂缝预处理
使用专业清缝机去除缝内杂物,确保槽壁达到≥5mm的清洁深度。高压空气吹扫后,裂缝含水率需控制在3%以下。
精准控温加热
将灌缝胶放入专用熔化釜,缓慢升温至185-195℃(改性沥青型)或210-230℃(橡胶改性型),持续搅拌避免局部过热。
注胶技术要点
采用带刮平器的灌缝设备,保持出料口与路面呈60°夹角。灌注速度控制在1.5-2米/分钟,胶体应高出路面2-3mm形成拱面。
开放交通时机
自然冷却至50℃以下方可开放交通,极端高温天气需延长养护时间至1.5小时。
当环境温度超过50℃时,应选择软化点≥90℃的高弹改性型灌缝胶;对于温差超过60℃的寒区,需采用延伸率>300%的低温弹性体材料。
合格的耐高温灌缝胶应通过:
- 软化点测试(环球法≥80℃)
- 弹性恢复率(25℃拉伸10cm回缩≥85%)
- 低温脆点(-30℃无裂纹)
- 耐燃油侵蚀(浸泡7天质量变化率≤1%)
施工后验收时,用拉力计测试粘结强度应≥0.8MPa,灌缝胶与混凝土的剥离面积不超过10%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1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:销售全国 备案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