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重过大导致的结构负担
普通混凝土密度高达2400kg/m³,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中,巨大的自重会显著增加基础荷载和结构成本。设计院常常需要加大梁柱截面尺寸来承受这一重量。
泵送性能差引发的施工问题
常规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易出现离析、堵管现象,特别是垂直泵送高度超过100米时,泵压损失可达30%以上。某商业综合体项目曾因堵管导致单日停工损失超8万元。
保温隔热性能不足
普通混凝土导热系数为1.74W/(m·K),在严寒地区或节能建筑中,必须额外增加保温层,既增加造价又占用使用空间。某北方住宅项目因保温层厚度问题减少5%得房率。
指标 | 参数范围 | 测试标准 |
---|---|---|
扩展度 | 650±50mm | GB/T50080 |
压力泌水率 | ≤15% | JGJ/T283 |
28天强度 | LC30-LC50 | GB/T11969 |
上海某380米地标建筑采用LC40泵送轻骨料陶粒混凝土,成功实现一次性泵送高度326米,较传统方案减少结构自重1.8万吨,降低基础造价1200万元。
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屋盖应用后,减少钢结构用钢量15%,同时满足防火保温一体化要求,综合节省工期45天。
北京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中,采用轻骨料混凝土解决原有基础承载力不足问题,单台电梯基础成本降低60%。
陶粒预湿处理
必须保证24小时以上浸水时间,使吸水率达到5-8%,避免泵送过程中吸收拌合水导致流动性下降。
配合比优化
建议胶凝材料用量不低于450kg/m³,砂率控制在42-46%范围,掺入适量增稠剂可显著改善包裹性。
泵送工艺参数
推荐采用低压大流量泵送模式,出口压力宜控制在8-12MPa,泵管直径应≥125mm。
通过精确控制这些关键技术指标,泵送轻骨料陶粒混凝土可完美解决传统施工中的重量、泵送和保温三大难题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1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:销售全国 备案号: